武功:薛固村的鱼塘有了“智慧大脑”
发布时间:2025-01-08作者:佚名 来源: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12月6日,大雪节气。武功县小村镇薛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鲤鱼养殖基地,两台水泵口水流奔涌,自动投食机嗡嗡作响,饲料颗粒被抛入池塘,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鲤鱼闻声而动,不一会工夫,鱼塘里鱼儿欢腾,争相觅食。
薛固村靠近河滩水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里鱼塘遍布,除了传统种植业,水产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过去没有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全靠肉眼观察,因为塘内缺氧,鱼群翻塘情况时有发生,水产成活全靠天气。”打小就围着鱼塘转的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厚对此深有感触。
产量不稳定,投资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渐渐地村里的鱼塘荒废了。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陕西移动咸阳分公司着力开发智慧养鱼项目,咸阳移动武功分公司驻薛固村第一书记康卫军极力争取跑项目。
2022年,他向咸阳移动公司申请,投入60万元对村内三个废弃鱼塘进行改造升级,并引入5G养鱼设施,让这片曾经沉寂的水域焕发了新生。
康卫军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鱼塘拥有了“智慧大脑”,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状况,自动调节养殖环境,实现了换水、加氧、投食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这一创新不仅显著降低了“翻塘”风险,提高了水产成活率,还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为乡村经济注入了科技活力。
“智慧养鱼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依托智能系统提供的数据,科学规划养殖方案,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说着李中厚打开手机客户端演示着操作流程,使用这个“新玩意”他已经得心应手。
眼下,出塘期临近,李中厚却有着另一番盘算。
“6月20日引进这批鱼苗,共计3万尾,现在初步评估大部分鲤鱼都超过了两斤,原本计划年底出塘。”李中厚说,但经过了解目前市场批发价在每斤5元,比预期价格低,他们准备再“捂一捂”,在年后“缺鱼”时再将鲤鱼出售,预计这两塘鱼将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物以稀为贵嘛!”李中厚说。养鱼有“智慧”,销售有“门道”,薛固村的“智慧鱼塘”,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希望。
上一篇:彬州:多措并举助力果品销售
下一篇: 武功:“四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