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业合作社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日喀则市初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日喀则市初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发布时间:2023-04-22作者:佚名 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日喀则市天然草场面积1.89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79亿亩,其中禁牧面积140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65亿亩。记者从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日喀则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要求,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大调整畜群结构力度,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初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主动优化调整养殖结构,畜牧业整体快速发展。日喀则市严格按照“调结构、腾空间,转方式、提效能”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加快牲畜结构调整,优化公母比例,加大淘汰老弱土杂等非生产畜,腾出养殖空间,提高适龄母畜的养殖比例。2022年底,全市牲畜存栏470.79万头只匹,适龄母畜26.6万头只匹,比例达到60%。其中,山羊存栏82.7万只,占全市牲畜总存栏的17.57%,新生仔畜180万只,牲畜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快规模化养殖,全力推动牛羊产业链发展。为进一步加快牛羊规模化养殖,实施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日喀则市积极推进牛羊养殖合作社组建、规范化发展,提出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八个好”的要求:一是理好生产经营底数;二是配好生产经营基础;三是建好生产经营模式;四是抓好生产经营培训;五是定好生产经营目标;六是控好生产经营成本;七是用好生产经营队伍;八是算好生产经营账。通过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由单家独户饲养向集中规模养殖转变、由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数据显示,全市牛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到1000余家,入社牲畜达到100万头只,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和合作社达200多家,有效减轻了草场压力。

  

  践行保护草原生态理念,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日喀则市坚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大草原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保护草原的意识。宣传力度逐年增强,通过每年集中举办培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升全民的草原保护意识。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开展人工种草,截至2021年底,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32.47万亩,2022年继续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其中房前屋后、冬圈夏草2.38万亩,优质苜蓿种植项目0.47万亩,集中连片改造提升种草2.9万亩,拉洛灌区种草1.5万亩,鲜草草产量可达40万吨以上。综合考虑各县(区)草场面积、产草量、群众收入等因素,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日喀则市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2年共兑现草奖资金5.24亿元,兑现率100%。政策落实效益突出,草原监测数据显示,日喀则市草原改善区域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恢复状态。

  

  记者:汪纯

  编辑:朱颖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304/t20230408_3500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