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持续作战 本市海蜇专项限额捕捞迈入第四年
发布时间:2022-07-23作者:佚名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欧阳蕾昵
为推进本市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着力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合理利用,7月10日12时至7月20日12时,上海海蜇专项捕捞船在杭州湾沿海水域进行为期十天的海蜇捕捞生产。经科学资源监测和社会调查,综合确定捕捞海域海蛰资源总量为711.1吨,最大可捕捞量为284.4吨。
市农业农村委于2019年首次以伏休期间海蜇专项(特许)捕捞作为本市限额捕捞试点,今年是专项限额捕捞实施的第四年。
自7月10日海蜇捕捞生产开展以来,本市“三刷”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高达40.9摄氏度,是1873年上海徐家汇站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气温节节攀升,日晒强烈,以7月13日为例,由上海海洋大学科研人员及渔政执法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冒着酷暑在芦潮港、中港两个卸货点待渔船靠港。靠港后,工作人员一边与船上渔民沟通捕捞生产情况,一边对渔船卸载的桶装海蜇进行称重、测量和记录。“称重记录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根据捕捞渔获的大小和数量来分析鱼汛。”除了产量统计,上海海洋大学还要对渔获物进行科研监测采样,分析资源情况,此后将针对捕捞产量对资源的影响、渔获物种类分析及资源状况分析作出评估,针对限额捕捞制度政策提出建议。
记者获悉,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2022年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许可和捕捞辅助船配套服务安排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2〕2号)要求,本市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完善了统计调查方式,对实施方案进行全面优化与调整。今年,上海全面实施专项限额捕捞观察员制度,由上海海洋大学派出海上工作经验丰富的两位老师张鹏、刘文俊,进行随船出海。无论暴雨还是酷暑,观察员始终坚守一线,在船上进行生产记录、采集生物学数据,仔细观察渔民生产情况,收集宝贵的一手资料。
为保障此次工作顺利开展,市农业农村委以及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联合浦东新区、奉贤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方案》对捕捞品种、渔船、限额捕捞水域资源总量、捕捞配额的分配和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解释。按要求,伏休期间从事海蜇专项捕捞的渔船必须实行定点卸货,服从渔政执法人员的现场管控,配合科研单位对渔船渔获物数量进行统计。此外,专项捕捞渔船在作业期间应严格遵守专项捕捞作业时间、作业类型、网目尺寸、捕捞限额等相关规定,悬挂由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统一制作发放的特许捕捞旗帜,全程开启北斗、AIS系统等船载终端,并按要求如实填写《渔捞日志》,每天向渔业主管部门报备特许捕捞品种及兼捕品种产量。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将对限额捕捞结果进行总结评估,结合2022年伏休管理工作,总结限额捕捞工作成效、经验和问题,形成书面工作总结,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议。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20722/702c72dfa66947279befd8ba3c6724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