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农时代-农业HZS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丝鱼芒正式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

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丝鱼芒正式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

发布时间:2022-06-30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6月23-27日,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自取得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后,首次开展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丝鱼芒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工作。

  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ongsei)为大型的亚热带洄游性鱼类,原产于湄南河与湄公河流域,在我国仅见于澜沧江下游西双版纳一带,是我国仅有的三种鱼芒科鱼类之一,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水产物种。近几十年来,由于肆意捕捞、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及水电站大坝的建设致使洄游性长丝鱼芒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处于濒危状态,野生苗种稀少。加之长丝鱼芒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宽阔的头部,矫健的游姿,以及胸鳍、腹鳍和背鳍上所独有的飘鳍等特点,深得观赏鱼类养殖爱好者的广泛喜爱,也推高了长丝鱼芒野生苗种的非法捕捞需求,加速其种群的灭绝。长丝鱼芒因此先后被列入了《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并于2021年正式被我国定为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自2009年起便开展长丝鱼芒的驯养繁育工作,研究历时9年,于2017年在国内率先突破长丝鱼芒人工繁育技术瓶颈,其后在广西农业农村部门的项目支持下,逐渐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长丝鱼芒繁育和保种技术体系,并在国际上率先构建长丝鱼芒线粒体全基因图谱和系统发育树,为该物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繁育工作现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26665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