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企业信用修复
发布时间:2022-05-31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为加强我市农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作用,南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断加强和推进信息信用修复工作,主动清理农业领域部分失信主体公示信息,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积极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
抓主动服务,鼓励企业信用重塑
南宁市执法支队积极贯彻落实信用修复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多渠道、全过程、广覆盖开展政策宣贯,鼓励失信当事人及时开展信用修复。一方面,对行政处罚相对人的公示期满且满足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对具有一定诚信度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列为“信用修复企业名单”。另一方面,积极对接企业负责人,以培训的方式积极推送信用修复相关政策,鼓励信用重塑。2021年11月初,共有26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由南宁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企业信用修复培训班。
抓首例示范,助力企业信用修复
2021年6月,一家企业因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产品被立案查处,受到了“责令整改、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公示期限满后,该企业负责人在案后向市支队提出信用修复申请,迫切需要修复这个信用公示信息。支队及时整合信用修复材料,对接局机关兽医科、安监科等相关业务科室及支队法规科,完成受理、核查,报领导签批后做出准予信用修复决定。第一时间指导企业登录“信用中国”平台等门户网站在线申请修复。目前,企业在线修复申请正在进行中。
抓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市支队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引导教育的作用,在监督执法时都向经营者发放诚信宣传资料,为他们宣传、讲解诚信的重要性,普及诚信“红黑名单”、信用查询、信用修复等相关诚信知识,敦促其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不售卖假、劣农资产品等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加强企业自律。同时,通过积极开展行政处罚案件“回头看”,多次现场核查受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的实际表现,对重点对象加强跟踪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巩固监管成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9441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5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
- 2025-08-01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 2025-07-31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 2025-07-22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